《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将于2024年2月1日起施行,完善地理标志产品的认定、管理和保护制度,打击侵权行为,推动知识产权平衡保护。该办法规定违反法律、违背公序良俗等六种情形不予认定,加大保护力度,回应“碰瓷式维权”现象,防止权利保护被滥用,并推动地理标志的知识产权平衡保护。
02-23 / 2024
近年来,随着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涌现,知识产权保护愈加受到重视。日前召开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提出,做实知识产权严格保护,加大对恶意侵权的惩治力度,以严格公正司法树立鲜明导向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商标代理机构报送纸质商标申请文件注意事项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京举行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会。会上完成了对首批8个数据知识产权地方试点工作的评审验收,同时确定新增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安徽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贵州省和陕西省等9个地方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李眈陆出席会议并讲话。
01-11 / 2024
近日,由首都版权协会举办的2023年度版权纠纷调解员培训活动在京举行。活动现场,首都版权协会理事长王野霏等对参训调解员进行授课,在提升调解员业务能力的同时,让版权保护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为建立首都版权大保护格局贡献力量。
01-10 / 2024
国内“AI(人工智能)文生图”著作权第一案有果。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结了李某诉刘某侵害作品署名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一案,法院认为,该案中的人工智能生成图片体现了人的智力投入,具备“独创性”要素,并且体现了人的个性化表达,应当被认定为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
我国对驰名商标的保护规则主要体现在现行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二款及第三款的规定之中。虽然上述规定源自于《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六条之二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第16条第2款和第3款的规定,看似与国际公约接轨,但依然存在有待完善之处。
京津冀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协同创新、产业协作为这片热土增添激情与活力。三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加快打造我国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策源地,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知识产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年全年共授权发明专利92.1万件、实用新型209.0万件、外观设计63.8万件,注册商标438.3万件。1月4日召开的2024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透露的这组最新数字,彰显了过去一年我国蓬勃的创新活力和知识产权事业取得的不俗成绩。
01-09 / 2024
新修改的专利法已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专利法在加强对专利权人合法权益保护、促进专利转化运用、完善专利授权制度等方面作出多项新的制度安排,这些新的制度,需要通过实施细则进一步落地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