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边界:从案例看企业对人工智能生成物使用的风险防范
2025-02-27 著作权 孟祥爽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应用场景日益广泛,特别是在创作领域,AI生成物是否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受保护的作品以及著作权权利归属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和法律界关注的焦点。

一、 人工智能生成物在著作权领域的相关案例

案例一:李某某诉刘某某“AI文生图”著作权侵权案

- 案件背景 -

原告:李某某,使用开源软件,通过输入提示词、设置参数等操作生成了一幅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图片《春风送来了温柔》,并发布在某社交平台。

被告:刘某某,未经李某某许可,将该幅图片作为配图发布在百家号的一篇文章中,且去除了图片上的署名水印。

- 法院判决主要内容 -

北京互联网法院认定,李某某作为涉案图片的创作者,通过智力投入(如涉及人物呈现方式、选择提示词、设置参数等)生成了具有独创性的图片,该图片符合著作权法关于作品的定义,应受到保护。刘某某未经许可使用该图片并去除水印,侵犯了李某某的署名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需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 法律问题简析 -

本案争议焦点在于AI生成物是否构成作品及著作权归属。法院认为,虽然图片由AI生成,但整个创作过程体现了李某某的智力投入及个性化选择和表达,因此该图片应视为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著作权归属于李某某。

案例二:某音乐科技公司诉某AI音乐平台著作权侵权案

- 案件背景 -

原告:某音乐科技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AI音乐创作软件生成了一首原创歌曲《未来旋律》。

被告:某AI音乐平台,未经原告许可将该歌曲上传至平台供用户下载和播放。

- 法院判决主要内容 -

虽然歌曲系由AI生成,但原告作为AI系统的开发者和使用者,对歌曲的生成过程进行了实质性的贡献和安排,因此该歌曲应被视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被告未经许可使用该歌曲,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权。

- 法律问题简析 -

该案同样涉及AI生成物的著作权问题。法院在判决时,综合考虑AI生成物的创作过程、人类参与度及作品的独创性等因素,判断其是否构成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并确定了著作权归属。

从以上两案例可以看出,两案件均探讨了AI生成物是否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受保护的作品,以及著作权的归属问题。这两个问题也一直是AI领域讨论的热点和焦点,不同学说给出不同答案。但在实操中,法院一般还是会从多角度来综合判断,包括基于作品创作意图、独创性、人类参与度及贡献程度等方面,来判断作品是否可以受著作权法保护,以及著作权归属。除了法律层面,也会考量人在里面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结合以上案例,延伸出企业在使用人工智能生成物相关作品时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及风险防范措施。

二、 企业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及风险防范

(一)法律问题

1、数据合规风险:AI生成物往往依赖于大量数据的输入和处理,而目前人工智能是如何使用训练数据并依据人类提示得出特定结论的过程尚不明确,即“黑匣子”现象,可能会涉及数据滥用。

2、侵权风险:人工智能生成物著作权认定标准尚不确定及统一,企业在使用人工智能生成物时,可能面临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不确定其是否构成受保护的作品。不同法院对类似案例的判决可能也存在差异,导致企业难以判断其使用行为的合法性。

3、权利归属争议: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归属难以确定,涉及开发者、所有者、使用者等多个主体。企业在使用人工智能生成物时,可能因权利归属不清而面临法律风险。如,企业可能因使用了归属不明的人工智能生成物而被指控侵权。

(二)风险防范

1、加强对数据来源的审查,包括要求人工智能系统服务提供商提供数据合法合规来源说明或保证等。

2、企业内部建立严格的数据管理和使用制度,如,明确规定哪些内容是不可以使用人工智能生成的、

3、在使用人工智能生成物之前,进行全面核查,包括是否可能侵犯他人著作权或商标权等。对与他人相关权利近似的存在较高侵权风险的生成物,进行修改或调整,或谨慎使用。

4、与人工智能系统服务提供商签署合作协议,注意约定权利归属方,及在出现侵权纠纷时的解决方式,如生成物被认定侵权,服务商承担何种责任;如是企业内部自行研发人工智能系统,则与开发者约定权利归属及侵权责任承担等问题。

5、企业密切关注与AI有关的行业动态和法院判决,及时了解行业内及法院对相关问题的处理方式,以此来帮助企业自身把握好使用AI生成物的方式、判断使用合法性,及时调整使用策略。

业务领域:
商标反假冒、反侵权调查,商标使用调查,专利权纠纷相关调查,商标及专利案件公证取证,商标权与企业名称纠纷案件查处,商标侵权案件行政查处,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不正当竞争案件行政查处,商标转让洽谈
此案件代理人
孟祥爽 商标/版权代理人 联系电话:010-6839 0842
邮箱:xs.meng@janlea.com.cn
擅长领域:商标反假冒、反侵权调查,商标使用调查,专利权纠纷相关调查,商标及专利案件公证取证,商标权与企业名称纠纷案件查处,商标侵权案件行政查处,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不正当竞争案件行政查处,商标转让洽谈
Powered By 北京正理 © 1995-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374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78号

Powered By 北京正理 © 1995-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374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