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等待》,故事不长,却耐人寻味,令人感慨。
一个老婆婆在院里种了一大片玉米。一个颗粒饱满的玉米想:“收获那天,老婆婆肯定先摘我,因为我是长得最好的玉米!”可是收获那天,老婆婆并没有把它摘走。“明天,老婆婆一定会把我摘走!”第二天,老婆婆又收走一些玉米,还是没有摘这个玉米。“明天,明天一定会把我摘走!”很棒的玉米仍自我安慰着……可是,一段时间过去了,老婆婆却没有来。直到有一天,玉米饱满的颗粒变得干瘪、坚硬。这时,老婆婆来了,一边摘下它,一边说:“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用它做种子,明年肯定能长出更棒的玉米。”
一、有关等待
这个寓言让我想起了一幅漫画《挖井》:一个人在挖井找水,他挖了或深或浅地挖了5口井。遗憾的是,在他所挖的井中没有一口井出水。也许,有人会问:“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但关键还是在于:没有坚持到底,挖到一定程度没有水,便主观认为这个地方不会有水,就放弃了。接着,他又寻找可能有水的地方重复前面的徒劳。其结果可想而知……
不一样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
等待是一种美丽的坚持,只要等待就有希望,而希望是生活的源泉和动力。希望到来之前是等待,希望到来之后还是等待,因为那时又有一个新的希望了。当然,在生活中,我们的很多希望不一定能变成美丽的现实,还常常会有很多失望,但是生命就是一个等待的过程,我们的一生就是在等待中度过的。
“人类的全部智慧都包含在这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这是大仲马在巨著《基督山伯爵》中写下的最后一句话。在困境和失望面前,我们要学会坚韧和自强。做一个等待的“玉米”,学一学美丽的普雅花,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成功就在不远处等着你。…面对这些失望甚至绝望,我们需要有再等一下的耐心,哪怕下一刻等待我们的仍然是不见起色的结局,但至少我们收获了沉甸甸的阅历,它将成为我们人生中不可重现的财富。
二、有关“最好”的思考
这个颗粒饱满的玉米想:“收获那天,老婆婆肯定先摘我,因为我是长得最好的玉米!”读到这里,我就一直在思索,当时的那个玉米是否真的如同它自己想的那样,是最好的玉米。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无论从任何角度评价自己,我觉得的用“最好”的字眼都有过于自信的嫌疑。在自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做的还不错,但是却得不到别人认同的时候,不应该抱怨别人不是伯乐,而是自我审视自己离千里马还有多远的距离。在日复一日的这种自我评价、自我成长中,你才有可能真正成为“最好”的玉米;也就是说,当你认为自己是最好的玉米时,也许你还只是一个个头中等,颗粒还算饱满的玉米;等老婆婆来摘走你的那一天,你才是当时玉米地里最好的玉米。
关于“最好”,应该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当其他玉米已经颗粒饱满,而你是还是个小玉米的时候,要心悦诚服地向那些在自己视野里的“最好”的玉米虚心学习,充分吸收土壤的养分和享受阳光。而如果自己也逐渐成为颗粒饱满的玉米时,也切不可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就是“最好”的玉米,并且认为这种状态就是一个永远持久的状态,因为玉米地的玉米是一茬又一茬地在成长、成熟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共同之处就是,任何最美、最好的事物,都只是当时历史条件的产物,随着时间推进、社会衍进,你应该成为种子,或化为泥土,为新一代的玉米的成长奉献一份力量。